新手推新品的时候,不要给太高的竞价和预算

2024-11-19 21:00 142 阅读 卖家故事

刚上亚马逊时,我曾信心满满地投放广告,希望用高竞价和大预算快速推起新品排名。结果却是以亏损1000刀(约7200元)的代价换来的惨痛教训。


我的经历

一个低价产品上线时,我对自己的产品和Listing都很有信心,多个SKU一起上架,觉得凭价格优势和质量一定能做起来。
这个产品毛利约5刀,CPC在0.5刀左右,类目转化率约为6-8%。按照这个数据,我计算每天只需亏损25刀,用广告推到类目前100,日单量自然会稳定在10单以上。

然而,实际情况却远比理论复杂:

  1. 新链接转化率偏低:Listing没有权重,评论不足,实际转化率仅有4-5%,甚至有广告活动烧了20刀却出不了单。
  2. 广告预算失控:几组广告连续投放一个多月,合计烧了1000刀,排名没有起色,自然单量也没起不来。
  3. 广告效果不佳:很多关键词点击率低,ACOS高,流量大的词根本跑不起。

最终,我只能选择关掉广告,暂时止损。


如何避免类似情况?

作为新手,你需要正视自己的劣势:

  1. 选品成功率低:缺乏经验,容易踩雷。
  2. 广告投放不熟悉:不懂如何投放才能既划算又高效。
  3. 资金有限:无法承受高预算的广告消耗。

我的建议:

1. 测款优先

新品上架的核心思路是 测款。再好的数据分析,也不能保证选品一定成功,尤其是刚起步的新手。不要盲目乐观,首次备货控制数量,避免大批量入货导致积压。

2. 广告投放策略
  • 自动广告:从低于建议竞价的价位开始测试,逐步加价至能出单为止。跑1周后分析广告报告,否掉以下关键词:
    • 花费高但无转化的词;
    • ACOS高于70%的词;
    • 点击率过低的词;
    • 流量过大的词(新手跑不起)。
  • ASIN定投和展示触达广告:选择一些竞争较弱的ASIN投放,展示触达广告效果较好,可适当尝试。
  • 视频广告:品牌推广中的视频广告效果通常优于普通商品推广广告。
  • 控制预算:评论少于10条前,广告预算建议只够支撑20-30个点击,效果好再逐步加大投入。
3. 新品定价策略

新品价格建议高于20刀,这样利润空间足够支撑广告推广;也不要过高,避免进货成本过大增加风险。


广告投放前的准备工作

在开启广告推广前,有几个重要的准备工作是必须要做的。这不是黑科技,而是扎实的基本功:

1. 调研关键词,优化Listing

  • 标题结构:主关键词,属性描述 + 第二主关键词 + 场景词 + 其它关键词。
  • 埋词技巧:在标题、五点描述和长描述中自然加入主关键词和第二主关键词,避免关键词堆砌。
  • Search Term优化:将调研的所有关键词拆分成单个单词,删除Listing中已经出现的词,将剩下的重要词按优先级排序,筛选250个放入Search Term字段中。

2. 参加VINE计划获取评论

VINE计划分三档收费:

  • 免费送2件;
  • 75刀送15件;
  • 200刀送30件。

获取的评论数通常会小于送出的产品数量。对于多SKU产品,可以每个SKU免费送2件,先积累一些评论后再合并父体,我测试发现这种操作是可行的,评论也能正常合并。

3. 准备主图视频和买家秀视频

  • 主图视频:有条件的可以花2000元专业拍摄,没有条件的可以自己简单拍摄制作。
  • 买家秀视频:找服务商拍摄,费用约200-300元/个,拍好的视频由你自己上传到Listing下方,而不是放在评论区,否则属于违规行为。

通过这样的操作,你的Listing下方会有一些视频展示,有助于留住买家,减少流量导给竞争对手的风险。


如何起死回生?

这个产品后来竟然稳定卖起来了,现在小类排名在20-40之间,利润能“养活自己”。到底发生了什么?
我只做了一个简单的操作:将多SKU的链接合并到一个早于它的同类产品父体下。很快,这个产品的自然单量增加,广告效果变好,最终稳定了下来。


结语

广告投放的成功,不是靠砸钱,而是靠策略和数据驱动。
从调研关键词、优化Listing,到积累评论、完善视频内容,再到科学投放广告,任何一步的疏忽都可能让你陷入亏损。希望我的经历和建议对大家有所启发!